梁羽生曾经应香港《大公报》之邀,撰写《联趣》专栏,在该报副刊《大公园》连载,从1983年3月15日到1986年7月31日介绍对联2200副左右,后来结集为本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93年出版,于1999年再版时加了8页《再版后记》,对书中26条做了订正。本书以小说笔法写成,引人入胜,以前一联的作者或者对联提到的人引出下一联,环环相扣,不呆板。
梁羽生
《联剑风云录》1961年~1962年连载于《大公报·小说林》,继续讲述了于承珠、叶成林、铁镜心、霍天都、凌云凤步入成年之后用心感受着人生,各有各的选择、各有各的快乐、忧伤和愁怀,在悲喜间见证着那份生命中的“不得不”,从而活出更为多彩多姿的人生,“中年情怀浓如酒”,严格而言,在本书中,他们都尚未步进中年,然而解读他们各自的人生之路,却仿如品尝着一杯杯醇酒,让人平添几多感叹和唏嘘。铁镜心在与沐燕成婚,成为王府郡马。花前月下,恩爱无双之余也暗暗怀念起以前与于承珠等相遇于江湖的时光,恰逢明朝皇太子朱见深继位,各省以志庆贺的贡物纷纷遭劫,铁镜心遂向沐国公请缨,偕同沐璘护送贡物进京。一路上,铁镜心目睹贵州贡物被劫,十分心惊。在同广东、广西等省联保进京途中,突遇强盗抢劫。更令铁沐二人心惊的是劫物的首领竟是沐璘儿时的朋友,张丹枫的弟子张玉虎。张玉虎因铁镜心早年救助义军脱困之故,让铁镜心护送贡物北行,并告知劫物的原委,这次抢劫贡物是为金刀寨主和叶成林驻扎海上的义军筹集军饷。铁沐二人怀揣着张玉虎的锦旗,不日来到武夷山。不料贡物还是被龙剑虹率人劫走。张玉虎不知龙剑虹的来历,先后已有几省的贡物被龙剑虹所劫。两人武功不相上下,张玉虎与龙剑虹打赌,以所劫贡物多寡定输赢。在杭州铁镜心与于承珠相遇,谈及往事,更增无限唏嘘。而石惊涛也终原谅了铁镜心当年的软弱,授其武功心法,师徒两人终重归于好。一心练剑的霍天都却不满妻子凌云凤下山,要于承珠等代为劝说凌云凤回山。张玉虎和周山民的儿子周志侠在山东道上遭到七阴教教主阴蕴玉及其女阴秀兰的陷阱,幸得丐帮帮主毕擎天营救,并打退了七阴教的进攻。张玉虎到七阴教居所索要贡物,却遇到昆仑山星宿海乔北溟的管家厉抗天为少主乔少少向阴蕴玉提亲,遭到阴秀兰的拒绝。阴秀兰早已芳心暗慕张玉虎,阴蕴玉向张玉虎逼亲,张玉虎自是不愿意。其实张玉虎早已爱上了龙剑虹。此时龙剑虹偷入阴府,盗走了贡物。张玉虎赶回金刀寨,此时西北五省贡物联保入京,护送人员就是乔北溟父子。凌云凤、龙剑虹及金刀寨等众豪杰已设伏等候。双方恶战多时,乔北溟武功绝顶,群雄形势危急。幸得霍天都寻妻而至,夫妻两人联剑敌住了乔北溟,一番波折,终劫得了贡物。至此张玉虎也明白龙剑虹武功本为凌云凤所授,而一番所为也是为义军劫取贡物。霍天都要求凌云凤随其一同返回天山,凌云凤却不甘独善其身。志在江湖上闯出一番为国为民的事业,双方不欢而散,霍天都独自回天山。铁镜心保送贡物到达京都,龙颜大悦,任命铁镜心为御林军副统领。这时御林军统领翦长春等却要求铁镜心抓捕于承珠等。为了于承珠,铁镜心接受了张丹枫之计,假死逃过一难,也认清了官场的腐败,决心深研师傅石惊涛留给他的剑谱,后也终成一代剑术名家。在西山庙中,张丹枫力败乔北溟,后偷入皇宫,逼迫朱见深不再追究贡物等事。京都事了之后,张玉虎回到金刀寨。正遇怪客上山,要与山寨平分贡物,遭到拒绝后,两怪客施毒胁迫。周山民、凌云凤和张玉虎三人身中巨毒,昏迷不醒,施毒的怪客是百毒神君。百毒神君是七阴教主阴蕴玉的师兄,妄图凭借毒功统治武林。阴蕴玉早年被百毒神君所逼奸,生下了阴秀兰,自觉身世悲凉,组建了七阴教,但行事依然带有几分正直和善良。龙剑虹只身下山恳求阴家母女拯救周山民等三人的生命,百毒神君也图谋阴蕴玉身上的《百毒真经》而向阴家母女痛下杀手,一场生死比拼,阴蕴玉与百毒神君均受创而死,阴临死将余下的二颗半解药给了龙剑虹。龙剑虹面对仅剩的二颗半解药,忍痛让张玉虎服下了半颗解药,张玉虎寒热交煎而痛苦不堪,幸而阴秀兰牺牲了自己的武功才救了张玉虎。龙剑虹感激阴秀兰救了张玉虎,欲玉成其好事,便避开张玉虎随师傅凌云凤回天山,而阴秀兰也怀着同样的心事,不愿拆散张龙的关系,一人独自离开山寨,不料在途中受乔少少所擒,带回星宿海,沿途饱受折磨。凌云凤上天山恳求霍天都到昆仑山营救阴秀兰,霍天都感阴秀兰救凌生命,无法推托,但心中却也不情愿。无奈这时乔北溟的修罗阴煞功又进了一层,霍凌夫妇无法取胜,反而在比试中被乔偷学了内功心法,从而达到了修罗阴煞功正邪合一的最高境界。虽有乌蒙夫出手相帮,重创乔北溟,救得阴秀兰,但乌蒙夫却因伤重不幸逝去。其时,叶成林的义军基地遭到官军的骚扰及武林败类的进攻,水寨被攻破,好在叶成林夫妇等均安然无恙,在张玉虎、霍天都的帮助下,一众人乘船来到山东。而这时张丹枫和乔北溟约定好在崂山比武,乔北溟用新练成的神功重创各路高手,终于张丹枫到了,两位当世正邪第一的高手展开了一场大决战,终于邪不胜正,张丹枫以高超的武功击败了乔北溟。崂山顶上,英雄欢聚,叶成林、于承珠决定率领义军去金刀寨与周山民会师。月下林中,张玉虎、龙剑虹情意眷眷,而周志侠、阴秀兰也成眷属。只有霍天都与凌云凤或喟叹或争吵或沉默,双方都觉得志不合、道亦不同,凌云凤脸上挂着晶莹的泪珠,离开了霍天都。
梁羽生
《萍踪侠影录》是梁羽生武侠小说的扛鼎之作,亦是梁羽生本人最满意的作品。1959年~1960年在《大公报·小说林》连载。小说以张云两家的恩怨纠纷和一代大侠张丹枫的成长经历为线索,又土木堡事变和北京保卫战两个重大历史事件为轴心,展现了一幅风云变幻的历史画卷,深刻地描写了明朝中期尖锐的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刻画了形形色色的社会人物,视野开阔,场面纷繁,具有鲜明的历史小说特征。在艺术形式上,它除保持了一般武侠小说注重曲折多变的情节安排与悬念设置、注重对富有浪漫色彩的异域风光的描写等特点外,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亦侠亦狂”“能歌能哭”的主人公张丹枫更是一个集传奇化、性格化以及浪漫诗意与浓郁的青春气息于一身的艺术杰作,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堪称梁羽生笔下武侠英雄第一个。作品语言洗练精纯,或遒劲苍凉,或情致缠绵,无论是血雨腥风的搏杀还是风花雪月的恋情,无一不描摸得有声有色,妙到顶端,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显示出梁羽生极其深厚的文学语言功底。
梁羽生
《大唐游侠传》以唐朝天宝年间安史之乱为历史背景,整部小说叙述大场面、大悲剧的时代,表现铁血金戈的场景,更表现豪迈绝伦的侠气。小说讲述了一群身怀绝技、性格各异的武林人士为报国仇家恨,一同平定安史之乱的武林传奇。浴血睢阳,荡气回肠的史诗,英雄战死,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唐玄宗、杨贵妃、郭子仪、安禄山等历史人物的出场令故事更显真实。1963年01月01日~1964年06月14日连载于《大公报·小说林》。续书为《龙凤宝钗缘》和《慧剑心魔》,本书归属于梁羽生先生的“大唐系列”。2007年由制作人张纪中拍摄成同名电视剧。
梁羽生
《幻剑灵旗》,1976年~1980年连载于《大公报》。连载时约三十回,后出版时因故一分为二,分为《剑网尘丝》(十八回)和《幻剑灵旗》(十二回)两部小说。小说讲述了卫天元、楚天舒、上官飞凤等人的感情和经历。本书续《剑网尘丝》未完的故事。穆娟娟为获得心上人齐勒铭的爱,终生相守于一起,不惜捏碎了齐勒铭的琵琶骨,使之终生不能动武,却没想到武当五老及华山派门人先后前来寻仇,齐勒铭顿时陷入绝境中。幸得上官飞凤的救助,澄清了事实,并愿助齐勒铭恢复武功。穆娟娟对上官飞凤充满感激,性格上更是气味相投。 飞天神龙卫天元为报杀父之仇,冒着被清廷抓住的危险,公开向徐中岳挑战。秘魔崖下,各方当事人对质,终揭穿徐中岳和假翦大先生的面目,假翦大先生原是白驼山主的师兄慕容垂。而这时御林军统领穆志遥也安排高手,欲待机抓住卫天元,。上官飞凤现身,以“昆仑山上,幻剑灵旗;不奉灵旗,幻剑诛之”的偈语,驱散众高手。一番激战,慕容垂、徐中岳被卫天元、姜雪君所杀,而姜雪君也中毒身亡。卫天元痛不欲生。幸得上官飞凤相救,使他有了求生的欲望,终于养好了伤,并与上官飞凤并骑南下,虽仍不免时时相信姜雪君,但对上官飞凤之情也与日俱增。终于卫天元向上官飞凤求婚,上官飞凤喜出望外,但是内心也感到隐忧。原来上官飞凤深爱着卫天元,但知道卫天元深爱的是姜雪君,而同时卫天元的师妹齐漱玉,则又深爱着卫天元。于是上官飞凤设下计谋,双管齐下,一方面是乘楚天舒与齐漱玉双双中毒之机,将二人救出,安排在一起,让齐、楚二人相互帮助并盼能日久生情,从而让卫天元少了一份爱的烦恼。另一方面,上官飞凤设计安排姜雪君的诈死,以绝卫天元之念。果然,一一都按照上官飞凤的安排实现了,虽然其中尚有一二意外,但却无关大局,被上官飞凤一一补救过来。但没想到的是,白驼山主宇文雷的旧情人穆欣欣(穆好好及穆娟娟姐妹的姑姑,宇文雷叔父原白驼山主宇文博的姬妾)与徐中岳之妻赵红眉的姐姐赵青眉,假扮成上官飞凤与穆娟娟,到齐燕然家中偷袭,打死了齐燕然亲如手足的忠仆丁勃,架祸上官飞凤。致使齐燕然一气之下,赶到昆仑山星宿海,要打上官飞凤的父亲上官云龙决斗,以报丁勃无辜惨死之仇。两方一场生死决战而两败俱伤,幸好卫天元和上官飞凤及时赶到才避免了同归于尽,原来这一切全是出于白驼山主宇文雷的一手安排,同时鼓动上官云龙的副手盖覆天及西域十三家群起反对上官云凤而改奉白驼山。上官云龙和齐燕然两败俱伤后,盖覆天带人并白驼山的使者前来夺取灵旗,形势万分危急,好在得上官飞凤之助恢复武功的齐勒铭和穆娟娟赶到,挫败了盖覆天等人的阴谋。然白驼山未灭,大敌尚在。且未死的姜雪君和师傅玉清神尼也正是隐居在那附近。因此,齐勒铭夫妇面对残棋般的复杂局面,决定让卫天元和楚天舒共赴白驼山,各凭缘份,同时也考察卫天元、楚天舒对上官飞凤、姜雪君、齐漱玉心中的感情。在齐勒铭的暗助下,历经一场场的生死磨难,白驼山主与其妻子穆好好及其旧情人穆欣欣之间数十年的感情纠缠,相互积怨而终中毒死于密室中,而御林军统领穆志遥亦正是由于受白驼山“神仙丸”之害而一步一步地走上自取灭亡之路。姜雪君虽未死,但却已立志出家为尼,谢绝了卫天元的爱意,法名慧静。卫天元若有所悟,终于全心全意接纳了深爱着他的上官飞凤,虽然知道许多场景是由上官飞凤一手安排,但他终于也能够真正谅解她了,而楚天舒和齐漱玉也成就了美满姻缘。
梁羽生
《绝塞传烽录》1975年~1978年连载于《新晚报·天方夜谭》,原本连载时约三十二回,后出版时因故一分为二,分为《弹指惊雷》(二十回)和《绝塞传烽录》(十二回)两部小说。京都震远镖局总镖头韩威武准备六十寿辰之际金盆洗手挂刀归隐,几十年风雨江湖,镖局闯得如许名声,韩威武本该舒心,这时却碰到了有生中的一大难题,镖局的荣辱系于一旦,不得不请来有辣手观音之称的杨大姑,因为危害镖局的正是杨大姑的弟弟杨牧,这也许是唯一的办法。原来震远镖局本来是韩家与戴家合办,当年戴家与小金川义军有联系,被清廷追捕而避难出走,杨牧乘机夺取了戴家的股份,成了震远镖局的大股东,这次镖局易主,杨牧想让徒弟闵成龙继位,将震远镖局控制中清廷之中,镖局上下无不心情惴然。杨大姑的到来,使韩威武存有一线解危的希望。这时杨牧之亲生子杨炎也来到京都,面见杨牧,其目的是劝说父亲辞官归隐。几番试探中,却被杨牧识破真相。杨牧以父子之情骗得杨炎交出康熙的一份遗诏。这遗诏本是龙灵珠送与杨炎,作为换取杨牧辞官之用。然杨牧却准备以此换取更大的名利。这时杨大姑的儿子齐世杰揭露了杨牧的阴谋,杨炎痛心疾首,自知父子之情无法胶续了。齐世杰会同武林异人快活张等挫败了杨牧勾结白驼山少山主宇文雷控制震远镖局的阴谋,使镖局再度回到戴家后人手中。杨炎却从丐帮中得知天山派正以欺师灭祖、残害同门的罪名追捕自己,而自己心爱的冷冰儿已与义父上天山为自己说项,禁不住心事茫然,不告而别,独自前往天山。龙灵珠一心牵挂杨炎,追赶杨炎途中遇到宇文雷,一番恶战后,幸得逃脱,却又遇上追拿杨炎的天山派石天行、丁兆鸣、石清泉、陆敢当等人,被他们当成杨炎党所擒,准备押回天山。途经榆林,正逢榆林大侠归元寿辰,石天行、丁兆鸣前往祝寿,把龙灵珠交给石清泉看管。石清泉邪心顿起,在石庙中逼奸龙灵珠,幸得江上云相救,救出龙灵珠。江上云让石清泉写了认罪书,令陆敢当签名作了证人。而石天行、丁兆鸣在归途中却被宇文雷和白驼山主的小妾穆欣欣所擒,幸好孟华及时赶到,救出石丁二人。江上云和龙灵珠来到回疆,正遇清军攻打哈萨克首府鲁特安旗,江上云被清军乱剑所伤,那份认罪书也落入穆欣欣手中。龙灵珠在天山的路上,又被天山派抓住。快活张化装成清军将领武毅从白驼山主宇文博手中骗走认罪书。这时杨炎也已抵达天山。天山派大会上,由执法长老石天行审问杨炎、龙灵珠,石天行宠爱儿子,一心护短,审判一进相持不下。不久,江上云等人先后来到天山,并出示认罪书。在人证物证面前,石清泉自知罪责难逃,跳崖自杀,石天行也随之跳下悬崖。而这时,宇文博等人乘机偷袭天山,焚烧天一阁,重伤天山派长老钟展。代理掌门人唐嘉源与宇文博决战,双方难分胜负。孟华及时赶到,打败了宇文博,唐嘉源自知武功才具难以执掌天山派,许下杀死宇文博便为天山派掌门之令。天山事了之后,孟华与杨炎和好如初,天山派对杨炎与冷冰儿之情也由诽谤转为理解和支持,但这时冷冰儿却被宇文博所擒,而龙灵珠也不知去向,杨炎茫然而不知所措。此时清军在丁兆庸的带领下,由御林军统领卫长青任监军大规模围剿鲁特安旗。杨炎扮作兵夜袭军帐,意欲刺杀丁兆庸与卫长青,却遇到生父杨牧。这事被闵成龙知晓,告知了卫长青,杨牧震惊于心爱弟子的背叛和自身危险境地,又感于父子亲情的温暖,幡然悔悟。父子间的一切纠葛化为乌有。他们杀死了闵成龙,且挟持卫长青来到丁兆庸军中,展开了一场恶战。杨牧身受重伤,临死露出了舒心的笑容。此时孟元超率领义军入得清营,卫长青死于龙灵珠鞭下,清军不战而退,鲁特安旗解围。孟华、快活张、齐世杰为救冷冰儿,齐上白驼山,在冰洞中,齐世杰勇斗宇文博,难分胜负。此时,杨炎、龙灵珠也摸索进入冰洞,一番苦斗,杨炎力诛宇文博。冷冰儿从囚牢中走出,大家吃惊不已。她已自削青丝,决心此生遁入代门。杨炎心神恍惚,痛苦难禁,但令众人欣慰的是,冷冰儿并不消极颓废,她要去小金川继续同义军一起战斗。人散后,杨炎陪龙灵珠回到藏边龙则灵家中,老人逝期在即,临终将外孙女的终身托付于杨炎。此后,孟华奉天山派之命,来请杨炎回天山派出任掌门一职。但龙灵珠没有陪伴杨炎回归天山,她与杨炎订下了另一个“七年之约”,如同当初冷冰儿一样,杨炎禁不住心中一颤,然龙灵珠已去远了。